皮肤病对照图
首先,毛囊炎、疖子和痈都源于微生物感染,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炎症性皮肤病。它们的症状相似,例如局部红肿、疼痛,但各自的特点有所不同。毛囊炎主要影响毛囊,形成局部红点或小脓疱;疖则更为局限,通常表现为一个有脓头的肿块;而痈则是多个相邻的毛囊炎或疖融合,形成较大的肿块(如图1)。
体癣:是发生在人皮肤浅表层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主要表现为红色斑块、干鳞湿硬、皮肤瘙痒、多环重叠。
面部银屑病:- 症状轻微。- 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银屑病特征性病变相比较。- 可能由炎性皮肤病引起。- 参考图4。 酒渣鼻:- 面颊红斑。- 鼻唇沟受累。- 日光下症状加重。- 有典型触发因素。- 参考图5。 口周皮炎:- 红斑和小丘疹集中在口周和眼周。- 与特应性皮炎等疾病区分开。
4种极易传染的皮肤病,安全起见不得不知
疥疮是一种由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发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这种病症在家庭及与病患的接触者之间极易传播和流行。在临床表现上,疥疮通常表现为皮肤柔嫩部位出现丘疹、水疱及隧道,尤其是在阴囊部位常出现瘙痒性结节,且夜间瘙痒症状会明显加剧。
细菌性皮肤病:以细菌感染为主,相对较容易治疗 真菌性皮肤病: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真菌在自然界中存活时间较长,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环境中能存活1年以上。还有些真菌对土壤有亲合力,可以在土壤中生长繁殖并且长期存活。真菌性皮肤病最难治愈,而且极易传染给人类。
哪些人易患皮肤病? 生活在拥挤、不洁环境的人,由于经常与患有头虱、阴虱和夜里疮的人密切接触,易受传染,从而易患衣虱病。 长时间在寒冷或酷热的天气下从事户外活动的人,由于皮肤长时间受到极端气候的刺激,易引起皮肤症状。
尖锐湿疣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因其反复发作且极易传染,许多人对此感到十分厌恶。为了更好地预防该病,了解其传播途径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尖锐湿疣的传播方式。直接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临床数据显示,约有80%以上的患者有性接触史。
你知道有哪些备受争议的健康常识?
1、关于睡前喝水会导致水肿的说法,建议调整饮水时间,避免临近睡觉才大量饮水。正确的做法是在睡前1小时或半小时适量饮水,并慢慢喝,以免夜间频繁起床上厕所影响睡眠。上厕所玩手机可能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因为长时间分散注意力可能导致排便时间延长,增加肛门局部压力,影响血液循环,从而诱发痔疮。
2、睡前喝水到底会会水肿?建议不要非要挨到睡前那几分钟才开始喝,可以在睡前1小时或半小时的时候喝。喝的时候也不要一口气喝太快,最好是慢慢喝,不然夜间频繁上厕所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3、多吃蔬菜水果,确实可以降低患癌的风险,但无论是大蒜、绿茶,还是洋葱、秋葵,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具有抗癌的功效。想要预防癌症,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运动,定期体检,才是真正靠谱的做法。
4、准妈妈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每天口服0.4mg的叶酸片,同时摄入富含叶酸的健康食物,可以有效预防至少70%以上的神经管缺陷儿的发生。我们妇幼保健院统计的全北京市的数据来看,补充叶酸的结果,是全市出生胎儿的神经管缺陷疾病和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在下降。
5、概述 在网络流传的越来越多的健康小常识和饮食误区中,有一种说法声称,馒头配水瘦成干鬼是真的。这种说法一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然而其真伪性却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将通过多方面的角度探讨这种说法的可信程度。
有HPV3或HPV5病毒疫苗吗?
1、目前市面上有三种HPV疫苗,分别是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二价疫苗仅仅对抗HPV118,HPV118是主要导致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的HPV亚型,所以二价疫苗也有较强的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的作用。四价疫苗除了HPV118,还可以对抗HPV11,有一定的预防尖锐湿疣的作用。
2、感染了HPV的人不宜接种HPV疫苗,因为疫苗旨在预防HPV感染及其相关癌症,而非治疗已经感染的病毒。 若检测出HPV感染,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病毒治疗,如干扰素。同时,建议进行宫颈TCT检查,以评估宫颈健康状况。 在HPV转阴之前,患者不应接种HPV疫苗。
3、九价疫苗:是在四价疫苗的基础上,增加了3352等其他5个型别的高危型的HPV病毒预防,高危型HPV病毒可以预防宫颈癌。总体来说它们的预防效果能够达到70%-90%,二价和四价大约能预防70%的宫颈癌,九价能够预防达到90%的宫颈癌感染,所以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