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杉:少阳病详细解读和应用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讝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
皮肤瘙痒中医十大治法(转载)
1、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生地、何首乌滋阴润燥;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和营。有疹加白藓皮、地肤子散风透疹,使阴血旺盛,瘙痒自除。温通经脉止痒法:肾阳虚气化无力,脾阳虚运化失调,复感风寒湿之邪,客于肌肤,阻滞脉络,外不透达,内不宣畅。
2、治法:养血润肤,疏风止痒。选方:养血润肤饮加减(《外科证治全书》)。药物:生熟地各10g、当归10g、黄芪15g、二冬各10g、花粉10g、何首乌10g、白蒺藜10g、防风8g、苦参15g、荆芥8g。加减:心烦急躁,难以入睡者加丹皮、栀子、竹叶、莲子心;大便燥结加火麻仁、郁李仁、莱菔子;瘙痒难忍加乌梢蛇、蝉蜕。
3、血虚风燥型治法:养血润肤,疏风止痒。方药:用止痒合剂加减。年老体弱者可重用党参、黄芪;顽固不愈、瘙痒较重者加全蝎;舌质红,心烦失眠者加莲子心、栀子、连翘。(2)风湿蕴阻型治法:祛风利湿,养血润肤。方药:全虫方、四物汤合方加减。单方成药:血虚风燥型可内服润肤丸。
4、肝气郁结的患者皮肤瘙痒多由焦急、悲伤、愤怒、紧张、激动等不安的情绪引发。患者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善叹息,心烦,口苦,胸闷肋痛。舌质淡而无神。脉弦。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此类患者要经常保持情绪乐观,心平气和,好的情绪会让治疗的效果翻倍。
5、内治法(一)风热血热: 风热血热的青年患者常见,初起症状显著,表现为皮肤瘙痒剧烈,遇热加剧,抓破后可见血痂;伴随症状有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苔淡红,舌质薄黄,脉象浮数,显示出风热侵袭的特征。
里热雍滞气血,外感寒邪表证,试试白虎加桂枝汤治疟证
解表之法,主要看汗,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汗似有似无桂枝麻黄各半汤,透表忌大汗,但完全无汗退热也难,所以掌握好出汗的程度就是治表证的终点了。但桂枝汤和麻黄汤又和透表汤有本质区别,一个寒郁一个热郁。解开表以后寒郁的任务就算完了,但热郁才刚刚开始,清热必须跟上。
桂枝治寒凝血滞诸痛证。桂枝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
表气不和即为表证,而里证则是里气受扰(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功能受到影响和实质损害)所致。表里除其病位含义外,更有病势意义,表现为证的“流动”态势。外感热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和表里之气机。
此为表寒外束,卫郁营滞之证,“无汗”为汗不得出,说明寒邪郁闭肌表较重。仲景治以 麻黄汤 ,用麻黄三两开腠发汗,解卫气之郁闭,配伍桂枝二两透营达卫,温通经脉,二者相伍,使发汗解表之力倍增。
...白虎汤证: 清热生津,适用于高热烦渴的患者。...调胃承气汤证: 泻下热结,针对胃肠实热。...柴胡桂枝汤证: 调和表里,适用于肝郁脾虚的病症。...甘草泻心汤证: 调和肠胃,治疗心下痞满。...附子泻心汤证: 温中泻火,对寒热错杂有疗效。
补养剂:滋补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消除一切衰弱病症,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等。发表剂:疏散外邪,解除表证,如麻黄汤、桂枝汤等。涌吐剂:引邪上越,使其呕吐,如瓜蒂散、参芦散等。攻里剂:以通便导滞,清除肠胃实邪为主,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
中药泡澡治感冒吗
1、中药泡澡可以辅助治疗感冒症状,但不是治疗感冒的主要用药。对于感冒的治疗还是以口服药物为主,通过麻黄汤、桂枝汤还有人参败毒散等药物对于人体的体质进行调整,可以使感冒相关的症状减轻,疾病很快的好转。
2、可以用一些辛温发散药煎煮来泡澡,如荆芥,防风,苏叶,艾叶等,可以起到发表散寒,治疗风寒感冒的作用。
3、把身体浸泡在药水中洗浴称为盆浴。通过肌体在药液中浸泡擦洗,使表皮吸收中药成分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一般的感冒也可用此法治疗。很多皮肤病,如牛皮癣,可用苦参做药料;风疹、皮肤瘙痒可用香樟木、蛇床子等为药料。如果用人参、当归、白芷、黄芩等药煎汤洗浴,可营养肌肤,并有除皱减肥的功效。
4、还可以用于提高心疏解量,改善性功能,有利于心脏的循环功能增强,在利用中药泡澡期间还需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寒之后导致自身出现感冒。
5、止痒杀菌,艾草叶熬汁兑水泡澡,可以驱蚊止痒祛湿,还能预防湿疹痱子呢。治疗风寒感冒,艾叶熬水洗澡具有祛寒暖身功效,利于加快身体血液循环,帮助身体祛除风寒,增强抵抗病菌能力,并且其挥发性芳香油有抑制感冒病菌,起到治疗风寒感冒的作用。并且对痱子、湿疹以及毛囊炎有防治的作用。
6、通过现代药理证实,中药泡澡后可以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可以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药浴的功效和作用 药浴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是一种不用吃药,不用打针的治疗方法。